吃了含塑化劑食品怎麼辦?

2011060110:00

(∩_∩)媽咪們最擔心的一定是小孩吃了含有塑化劑的食品怎麼辦?

1.事實上,塑化劑原本就會隨著身體原本的代謝功能,不斷排出體外。
2.若是擔心,可以讓家中小孩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蔬果、白開水及湯汁等,
都可以加速塑化劑的排出。
3.促進代謝,讓塑化劑加速排出,其後,體內的賀爾蒙即可恢復正常,相關機能亦可復原。

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發布之塑化劑 ( DEHP ) 含量計算
以成人60kg為例
可容忍的每日攝取量範圍為1.2~8.4毫克

例如:某大廠飲料檢出DEHP 約15.6 ppm :

15.6 ÷ 1000 = 0.0156 ( 意指每一公克,含DEHP 0.0156 ppm )

假設一瓶罐裝飲料為500c.c = 500公克

0.0156 × 500c.c = 7.8 ( 等於每瓶500c.c.含DEHP 7.8ppm )

故每瓶攝取DEHP含量為 : 7.8ppm,尚未超出每日攝取量範圍。
大家可以自行換算看看

國民健康局建議,家長愛孩子,就從健康三五七開始。「健康三五七」是指正常攝取三餐、天天五份蔬果、每周運動七天,每天至少運動三十分鐘,家長最好從小培養孩子聰明吃、快樂動的習慣,以預防肥胖上身。

專家:生活中存在太多塑化劑 要改變習慣
(劉怡伶報導) 更新日期:2011/05/30 17:55

「塑化劑」聞之色變,專家表示,塑化劑普遍存在於塑膠製品之中,台灣人每年吃下肚的不知有多少?想要遠離塑化劑,就得從日常生活做起,不用塑膠杯,不用保鮮膜微波食物,這次的事件正好提供全民痛定思痛的機會,減少塑膠製品以減少暴露劑量。

香港發現許多人血液當中就有塑化劑的存在,根據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教授表示,塑化劑最常見的就是存在塑膠類,還有像香水、化妝品等,台灣人普遍使用塑膠,喝很多塑膠瓶裝水、使用塑膠袋裝食物、利用保鮮膜微波食品吃下肚,這些有害物質就跟著進到人體中,他表示,歐盟與美國分別訂定標準,歐盟是每天每公斤體重不得超過50微克,美國是20微克,但台灣並沒有相關規範。

李教授表示,塑化劑會經由肝臟代謝,再從尿液排出,他說,不要以為塑膠品裝熱食才會產生毒素,事實上即使是冰品或冷飲,同樣會有問題,所以民眾想要遠離塑化劑,應該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,「不該喝的飲料不要喝,不要圖一時方便使用過多塑膠器皿或微波,如此才能夠減少暴露劑量」。

李俊璋呼籲,此次事件提供政府與全民一個檢討的機會,大家養成自己帶餐具、水杯的習慣,一方面是節能減碳,一方面是減少塑化劑危害。


Copyright(c)。♥ღ° Kirsten & Charlene's Attic °ღ♥ 雯雯